這所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的惠貞高級中學,以其獨特的設計語言引人發問,學生真正需要什么樣的學校?教育環境又如何塑造年輕生命的成長軌跡?
拆分“校”與“園” 交還“課間十分鐘”
2023年底,在第16屆WAF世界建筑節上,浙江工業大學工程設計集團總建筑師、靠近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馬迪,攜作品“寧波惠貞高級中學”,斬獲本屆WAF世界建筑節唯一最高建筑榮譽:年度最佳建筑獎。
“我們喜歡這座建筑,因為它既出乎意料又令人愉悅。”WAF世界建筑節總監保羅·芬奇在宣讀作品評價時表示,“該設計是非常勇敢、精妙且具有啟發性的,項目中的一些元素可推廣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學校,這可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惠貞中學的設計靈感,是馬迪和當時讀小學的女兒探討后琢磨出來的。他發現,現在很多校園雖漂亮,但常陷入“效率至上”的桎梏。短短的課間10分鐘,孩子們根本來不及跑到操場上活動,只能在走廊、教室或教學樓之間的“天井”里逗留,他們始終被教學氛圍“包裹”著,無法真正獲得放松。
如何能讓孩子們下課后可以短暫“逃離”學習氛圍,有效釋放壓力?這座“空中森林”如同綠色紐帶,串聯起4棟教學樓的30個班級。只需要十幾秒,學生就能從教室推門而出,踏入這片充滿野趣的自在空間,釋放壓力,自由思考。
在馬迪看來,“所謂校園,其實就是‘校舍’加‘公園’,其中的‘園’才是真正培養一個人獨立思考和激發想象力的地方,但一直以來為了解決學位不足問題,‘園’逐漸淪為了‘校’的縫隙。”
因此,馬迪想把丟失的“園”再找回來。在總效率不變的情況下,他把“校”和“園”拆開,將效率重新分配,“‘校’的部分被設計成最高效緊湊的狀態,每一寸空間都精打細算,把節省出來的空間,全都放到‘園’里,從而讓‘園’可以重新呈現出一種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特征,在教學樓面向操場的方向,‘騰出’了一片‘空中森林’。”
巨大的空中森林、樓頂的立體漫步道,在傳統的校園設計中,這些會被認為是“無用空間”,但馬迪覺得,“低效”甚至“無效”的空間恰恰有助于孩子釋放壓力,激發創造力。他希望設計一座可以“認真浪費時間”的校園,他認為有時“浪費時間”反而是最有效的放松方式,而此時想象力更為活躍。
“設計學校建筑時,不要讓教室困住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認為,良好的學校設計,要多一些公共活動場所,這些場所具有多功能融合的特點,經濟上也能節約成本。
觸摸萬物肌理 與自然共生共學
2023年,《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2023—2035年)》出臺,在自然大課堂中參與體驗、深化認識、提升素質成為更為重要的教育方向。
在惠貞中學,這份“與自然相擁”的期待,化作了日常。熱帶雨林、海洋世界、空中農場……穿梭于校園里,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從不是難事,學生們得以與草木、生靈共生共學,觸摸萬物生長的肌理。
在“空中森林”的各個角落,分布著形狀不同的樹屋,部分被改造成了植物水培室,用于學校獲獎的“新苗培養計劃”;學校的心理老師籌備起戶外團體輔導課,教孩子們坐在花草中間練習正念,讓自然成為最好的療愈師;上到白居易的《琵琶行》這一課時,語文老師建議大家去天臺上感受“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意境……散落在公共空間里的特色課程,讓自然成為可探索觸摸的活教材。
在“惠貞森林”的所有小屋中,海洋館可謂是學生們的“心頭好”,一個特制的水缸里,數百條五彩斑斕的熱帶魚正在暢游。“我經常到這里來待一會兒,不僅能近距離觀察了解海洋生物的奧秘,還能看著這些魚兒發發呆,很解壓。”一名學生說。
自然與教學相融,古已有之。翻開史料,常見師生共游山林泉石,隨景講論、隨機啟發。王陽明的弟子曾言,先生“點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間”。清代岳麓書院山長羅典更是“晨起講經義,暇則率生徒看山花,聽田歌,徜徉亭臺池塢之間”。
或圍坐花叢,或侍立月下,或漫步溪澗墩徑……在中國傳統教育中,自然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課堂。
“走出教室、融入自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馬迪表示,“在這里,課堂的邊界被重新定義,學習可以發生在每一個角落。”
以生為本 讓空間“適配”成長
“優質的學校建筑空間設計,需要真正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廷波曾表示,要最大限度地創造學生友好的體驗空間、精神空間和文化空間,讓學校成為促進學生愛學習、會交往、多創造的夢想之家。
這份對“人”的珍視,在惠貞中學的校園里,化作了可感可觸的溫度。
作為一所寄宿制高中,這里承載著學生四分之三的青春時光。與傳統校園設計不同,馬迪有意創造了許多“隱蔽的角落”。“空中森林”的立體交織游廊、天臺迂回的漫步道,可適度阻擋視線,讓青春期的孩子們有了小小的藏身之處。“他們不必總是被看見,偶爾‘消失’一會兒,去發呆、去傾訴、去和自己對話,本就是成長的重要部分。”馬迪說。
“很多學生的生活都是家校之間兩點一線,而且是無縫銜接,校園是能給孩子最大限度提供棲息余地的地方。”惠貞中學教師張晴感嘆。因此,設計能夠貼合需求,給予尊重至關重要,不是把學生“裝進”規整的空間,而是讓空間“適配”成長的模樣。
何鏡堂認為,建筑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專業,蓋好的房子是給人住的。建筑專業的目的,就是讓人們生活得更好,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讓人們感到舒適和享受。
在惠貞中學的校園里,設計師還悄悄為孩子們留下了一個“時光的彩蛋”。不同于大部分建筑會因風霜雨雪的侵蝕,漸漸褪去“美貌”,在這里,森林里的草木將逐年舒展枝葉,藤蔓會沿著墻面、立柱、游廊慢慢攀爬,陪著一屆屆學生共同抽枝、拔節,生長得愈發繁茂。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斬獲世界建筑大獎!探訪寧波惠貞高級中學的2025-09-07
- 得過“紅眼病”后就不會再得了?是真是假…2025-09-05
- 【聚看點】白露:秋涼漸至,正宜潤補(節氣2025-09-05
- 中新健康丨秋乏可能是身體在預警_今日報2025-09-05
- 把內衣放大,看到大量細菌!如何看待顯微鏡2025-09-05
- 【獨家】中國專家團隊完成全球首項同種異體2025-09-05
- 藏品中的抗戰記憶:一位農民收藏家的家國情2025-09-05
- 本土化二次元為何能戳中年輕人的心2025-09-05
- 每日短訊:2025年重慶新增農民工就近就業逾2025-09-05
- 本土化二次元為何能戳中年輕人的心 速遞2025-09-05
- 能坐也能躺 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有了國家標2025-09-05
- 四川陜西河南湖北等地有較強降水和對流天氣2025-09-05
- 四川陜西河南湖北等地有較強降水和對流天氣2025-09-05
- 每日消息!能坐也能躺 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2025-09-05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廬山西海! 焦點2025-09-05
- 9月8日月全食 我國各地可見紅月亮|每日消息2025-09-05
- 北方秋涼上線南方暑熱猶存 四川陜西等地大2025-09-05
- 今日陜西四川貴州等地降雨較強 川渝貴等地2025-09-05
- 快報:暴雨夜襲廣元 當地連發暴雨紅色預警2025-09-05
- 今日熱搜:鸚鵡學舌之外還會什么?最新研究2025-09-05
- “和平鴿”迷路,網友發布“尋主啟事”|焦2025-09-05
- 今日熱搜:(活力中國調研行)千年峨眉“武2025-09-05
- 觀速訊丨“貨車超市”里的青年“理貨員”2025-09-05
- 農民團長“喚醒”千年木偶戲2025-09-05
- 重點聚焦!(鄉村行·看振興)閩東“小紅都2025-09-05
- “貨車超市”里的青年“理貨員”_焦點熱文2025-09-05
- 農民團長“喚醒”千年木偶戲 新動態2025-09-05
-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監測到鳥類82種 今頭條2025-09-05
- 4000多個家政崗位助力“河北福嫂進京津” 2025-09-05
- 當前焦點!新茶飲何以持續火爆?2025-09-05
資訊
- 能坐也能躺 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有了國家標準-每日熱聞
- 當前聚焦:中國—東盟區域醫藥交易(集采)平臺助力中國醫藥“走出去”
- 中國大模型企業級市場爆發增長 調用大模型日均消耗激增-快資訊
- 實時:開學首日廣東各地海事部門多舉措護航學生“水上求學路”
- 向創新要新動能 愛爾眼科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
- 湖北武漢:智能機器人為伴 喜迎“開學第一課”
- 觀察:央視熱播劇將鏡頭聚焦一群人的奔赴 《歸隊》之路 也是淬煉英雄之路
- “國球兩進”公益行活動為美好生活添彩-播報
- 2025第十五屆中國城市發展及房地產創新大會舉辦 今頭條
- 天潤工業:公司長期規劃也是要將汽車相關行業、機器人相關行業、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方面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將積極的在上述各領域中尋找新的機會 每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