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于9月3日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期刊《神經病學》上發表。研究結論表示,長期攝入低熱量和無熱量甜味劑(LNCs),尤其是人工LNCs和各類糖醇,可能會導致記憶力、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加速下降。
LNCs是一類廣泛用于食品和飲料中的甜味劑,主要用來替代糖,以減少熱量攝入,符合全球減糖趨勢,但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需更多研究。
食品和飲料行業機構對該研究結果表示質疑。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西圣保羅大學醫學院老年病學副教授兼衰老研究生物庫主任克勞迪婭·基米耶·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雖然該研究目前仍是觀察性的,無法就此確定人工甜味劑會直接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但“我們確實知道,這些甜味劑與更糟糕的認知軌跡有關”。
60歲以下下降更快
研究顯示,攝入較多劑量LNCs的人與攝入較少劑量的人相比,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62%,這相當于大腦老化1.6年。攝入中等劑量甜味劑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35%,相當于大腦老化1.3年。
研究人員按年齡分析結果后還發現,60歲以下攝入較多甜味劑的受試者,其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60歲以上的受試者則不受影響。
研究人員觀察了7種不同的甜味劑對12772名受試者健康的影響,并對其進行了平均8年的跟蹤調查。受試者為巴西公務員,年齡在35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52歲。受試者需要詳細記錄過去一年的飲食攝入量,隨后接受包括言語流暢性、工作記憶、詞匯回憶和處理速度在內的認知技能測試。
據了解,在該項研究中,攝入較多劑量甜味劑的受試者每天攝入約191毫克的甜味劑,中等和較少劑量的受試者每天平均攝入甜味劑分別為66毫克和20毫克。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一罐添加阿斯巴甜的低糖汽水就含有約200-300毫克的人工甜味劑。
研究的7種常用甜味劑中,有6種甜味劑(阿斯巴甜、糖精、安賽蜜、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都會導致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尤其是在工作記憶和語言流暢性方面。
糖精、安賽蜜和阿斯巴甜屬于人工甜味劑,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定為“一般公認安全”(GRAS)。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于2023年7月宣布阿斯巴甜“可能對人類致癌”。
赤蘚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屬于糖醇,常被用于低熱量汽水、茶、口香糖、糖果、巧克力、烘焙食品、生酮友好型冰淇淋等。此前有研究表明,赤蘚糖醇和木糖醇都可能導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結,形成的血塊會脫落并流向心臟或大腦,損害血管、引發心臟病或中風。
只有天然甜味劑“塔格糖”與認知能力下降無關。塔格糖是一種單糖,與果糖和葡萄糖屬同一類型。由于塔格糖僅在極少數植物中天然存在,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稀有糖。塔格糖可以通過化學物質或酶促工藝來制造,但該過程復雜且昂貴。
研究的主要作者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同時應當對可能的精制糖替代品進行進一步研究,包括蘋果醬、蜂蜜、楓糖漿和椰子糖。
促使重新考慮飲食建議
這項發現是對甜味劑危害的最新警告。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甜味劑可能會增加一系列疾病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癌癥、心臟病、抑郁癥和癡呆癥,同時損害腸壁。
芝加哥拉什大學健康老齡化研究所消化疾病和營養部門內科講師托馬斯·霍蘭德博士表示:“最新研究成果背后的生物學機制,對于管理患有腦血管疾病和認知障礙的患者的神經病學家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尤其重要……這些發現可能會促使神經科醫生重新考慮標準飲食建議,特別是對于患有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或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國際甜味劑協會(IS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統計學上的關聯,而非直接的因果關系……雖然這項研究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但必須將其結果置于關于甜味劑安全性的更廣泛、更成熟的科學共識之下。”
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心血管診斷與預防中心主任斯坦利·哈森博士表示,雖然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只使用了一項依賴于受試者回憶的飲食調查,但“研究對象群體龐大而多樣,而且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結果的一致性支持了研究結果的可重復性”。
“諸如此類的研究以及我們的研究進一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質疑人工或非營養性甜味劑的長期安全性,也質疑這些物質的‘一般公認安全’等級。”哈森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國際最新研究:甜味劑與認知能力下降加速有2025-09-04
- 防藍光手機膜不靠譜,那防藍光眼鏡有用嗎?2025-09-04
- 莫讓極端“養生”損害你的健康2025-09-04
- 流感疫苗出現5.5元“冰點價”,今年以來價2025-09-04
- 女排世錦賽 | 美國、土耳其晉級 八強全2025-09-04
- 中國男曲晉級亞洲杯四強2025-09-04
- 黃云嵩、許嘉陽晉級中國圍棋快棋賽決賽2025-09-04
- 足壇超級“暑假工” 勒沃庫森主教練滕哈格2025-09-04
- 遼寧隊老將韓德君告別職業籃球賽場2025-09-04
- 冠軍進校園 首屆長三角體育文化交流活動舉2025-09-04
- 紀錄與鬧劇——2025年歐洲足壇夏季轉會綜述2025-09-04
- 攀巖世界杯速度賽最后一站即將在貴陽舉行2025-09-04
- 紀錄與鬧劇——2025年歐洲足壇夏季轉會綜述2025-09-04
- 香港賽馬會:相信賽馬運動能給香港帶來更多2025-09-04
- 香港高爾夫公開賽冠軍“直通”大滿貫賽 兩2025-09-04
- 焦點資訊:U22國足力拼2026年U23亞洲杯正賽2025-09-04
- 香港賽馬會:相信賽馬運動能給香港帶來更多2025-09-04
- U22國足力拼2026年U23亞洲杯正賽資格2025-09-04
- 黃云嵩“一黑到底”奪得2025年中國圍棋快棋2025-09-04
- 女排世錦賽 | 意大利隊、日本隊晉級半決賽2025-09-04
- 國際奧委會征集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獎牌設計2025-09-04
- 焦科維奇晉級四強約戰阿爾卡拉斯2025-09-04
- 記者手記 | 英超金主為何有錢不能任性2025-09-04
- 強攻不力是短板 知己知彼迎挑戰——中國女2025-09-04
- 新疆兵團:西梅進入采摘期 冷鏈保鮮鋪就致2025-09-04
- 臺灣畫家楊恩生:用畫筆“巡護”自然三十余2025-09-04
- 報道:臺灣畫家楊恩生:用畫筆“巡護”自然2025-09-04
- 當前聚焦:普通人被體育解鎖的“第二人生”2025-09-04
- 從“金頭盔”到“金飛鏢”:九三閱兵彰顯空2025-09-04
- 快看點丨孫中山后人受邀觀禮:若先輩得見 2025-09-04
資訊
- 中國大模型企業級市場爆發增長 調用大模型日均消耗激增-快資訊
- 實時:開學首日廣東各地海事部門多舉措護航學生“水上求學路”
- 向創新要新動能 愛爾眼科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
- 湖北武漢:智能機器人為伴 喜迎“開學第一課”
- 觀察:央視熱播劇將鏡頭聚焦一群人的奔赴 《歸隊》之路 也是淬煉英雄之路
- “國球兩進”公益行活動為美好生活添彩-播報
- 2025第十五屆中國城市發展及房地產創新大會舉辦 今頭條
- 天潤工業:公司長期規劃也是要將汽車相關行業、機器人相關行業、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方面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將積極的在上述各領域中尋找新的機會 每日觀察
- 可圈!可點!可歌!世紀工程以驚人的“運河速度”重塑山河
- “AI+鋼鐵”鍛造新質生產力|每日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