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巡視床位、到點叫醒老人、測量血壓等健康體征、組織文娛活動……這是80后養老護理員黎源的日常工作內容。
近年來,我國居民養老需求不斷增加,養老護理員成為熱門職業。早在2017年,人社部就將養老護理員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今年7月,“養老服務師”正式納入國家新職業序列。
然而,記者采訪發現,當前養老護理行業從業人員流動率較高,和日益增長的養老護理需求不相匹配。這一矛盾的背后,是工作強度大、職業保障不足等多重因素的疊加。
兩個月經歷8位同事離職
“失業后,朋友留意到本地組織養老護理員培訓的宣傳,我們一起去參加了培訓,通過考試后拿到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今年2月底,黎源通過了當地人社局的養老護理員培訓考核,入職了一家私立養老院。
養老護理員的工作比黎源想象中要好找得多,剛拿到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她就收到了多家養老院的工作邀請。“這個行業的門檻非常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不是進入行業的硬性要求,只要身體沒有問題,基本都能上崗。”黎源說。
在養老院工作期間,黎源能明顯感受到同事的頻繁更換。“我們組里一共12位同事,我工作到第二個月時就已經見到有8位同事先后辭職了。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能堅持3個月以上就非常不錯了。”由于人員流動太快,黎源剛入職一個月就被提拔為組長。
由于個人原因,在工作半年后,黎源也辭去了養老院的工作。“臨走時人事告訴我目前養老院仍然非常缺人,只要我想來,隨時都可以再回來上班。”
這一現象并非個例。
“目前公司的現狀是,看似永遠不缺來應聘的人,卻始終留不住人,多數護理員干幾個月就辭職了。”北京一家養老護理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講述自己的困惑,公司為護理員足額繳納五險一金,還設有夜班補貼、證書補貼等,工資水平也高于當地平均標準,可仍舊難以留住穩定的員工。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發布的《2024養老護理員職業現狀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養老護理員供給缺口達550萬,新增養老護理員的流失率為40%至50%。北京、上海等地更是將養老護理員列入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職業目錄。
“時常感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在人才需求極為旺盛,且福利待遇水平較高的情況下,養老護理行業為何依舊難以留住人才?
“我們的班次分三種:早班、白班和夜班。”黎源介紹,夜班主要負責在夜間巡視老人的安全狀況,白班和早班則負責老人白天的日常起居照料、健康狀況監測以及組織各類活動等。每種班次開始前和結束后都要開總結會,綜合梳理每位老人的實時情況。如此一來,三種班次每天的工作時長均在12~13小時。
鄉鎮養老院的護理員工作時間則具有更高的不確定性。“我們4名護理員要輪班照護30位老人,做到24小時守在老人身邊,隨時應對老人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一位在鄉鎮敬老院工作的護理員告訴記者,今年一次夜班期間,一位老人如廁時突發心臟病,值班同事發現時,老人已不幸離世。
“這種情況在行業內很常見,也要求我們精神必須時刻緊繃。長期高強度工作與心理壓力,很容易讓人撐不下去。”這位護理員說。
“我們既需要做幫老人翻身、轉移輪椅等體力工作,又要做監測健康狀況、組織文藝活動等腦力工作,每天連軸轉12個小時以上,長期下來身心俱疲。”黎源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時常會感覺到“耗費的精力和獲得的回報不成正比”。
“雖然行業的薪酬待遇高于同類型工種的平均水平,但結合工作時長、工作內容,行業薪酬的絕對吸引力仍然不足。”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系主任白晨分析,加上這一崗位的社會地位、公眾認可度偏低,導致養老護理行業存在“留不住人”的困境。
此外,雖然養老護理員有專業證書的培訓和認證,但實操性極強的行業特性,讓“證書技能”難以覆蓋實際需求。
“培訓時學的主要是血壓、血糖正常范圍等基礎健康知識。然而,實踐中的具體工作對從業者的實操技能有著很高的要求。”上述養老護理公司負責人說,不少人考了證后,因為適應不了這種“落差”而辭職。
如何讓從業者“留得下、干得久”
“規范性不足,也是行業‘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范圍分析,只有提高整個行業的用工規范性、工資待遇和勞動保護標準,才能破解養老護理行業“留不住人”的困境,讓從業者“留得下、干得久”。
近年來,國家正不斷細化、規范養老護理行業的職業標準。今年7月,“養老服務師”被列入第七批新職業,明確養老服務師為從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綜合需求評估、方案制訂與實施、照護技術實施與培訓指導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養老服務師等新職業的出現,為國家規范行業標準、精準落實政策支持提供了更清晰的‘錨點’,說明養老護理行業正進一步走向職業化、專業化。”白晨表示,更為專業化的培訓體系和職業認證,將推動從業者社會地位的提升,增強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在實際工作中,合理的工作時長則是目前大多數養老護理員最直接的需求。“機構應探索更合理的排班模式,重視改善護理員的工作環境。”河南世鼎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代曉源表示,如果實在有加班需求,應明確加班時間的認定規則,按規定發放加班費。
“工會組織可通過集體協商,明確護理員的工時、薪酬、津貼等勞動條件,并將其納入合同保障。”范圍表示,工會還可以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對機構的違法行為提出整改意見,必要時支持勞動者維權。
養老護理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作為直接連接供需雙方的主體,也是重要的突破口。“有關部門可加強對養老護理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資金扶持與政策引導,間接改善從業者就業環境與發展空間,在行業生態層面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讓更多人愿意長期投身養老護理工作。”白晨說。
“養老護理行業的用人困境,是一個綜合性、長期性的問題。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核心在于轉變社會對這一行業的認知。”白晨建議,可以參考部分國家將社區護理服務納入公民義務的做法,依托社會組織、志愿活動等載體,逐步扭轉公眾對護理工作的傳統認知,讓護理員的勞動價值得到更充分的社會認可。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創造中國電視劇制作多個紀錄 用“太行精神”拍《八路軍》
- 熱點評!13.2萬億元、50.6%……多領域活力數據折射經濟強大韌性與潛力
- 全國擊劍錦標賽|黃芊芊實現個人三連冠 今日看點
- 《技能照亮前程》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主題曲發布_微資訊
- 【聚看點】白露:秋涼漸至,正宜潤補(節氣與健康)
- 重點聚焦!(鄉村行·看振興)閩東“小紅都”煥新顏:環境變美了,人流進來了
- 視訊!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公布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
- 香港賽馬會:相信賽馬運動能給香港帶來更多游客 焦點速遞
- 當前看點!“中國童裝之都”迎開學消費熱 智造轉型重塑競爭力
- 【上合天津峰會】聚焦上合天津峰會:點贊!中國品牌圈粉外國記者-每日快播